首页

www.umhom.com

时间:2025-05-24 16:30:18 作者:中国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浏览量:90337

  中新网西宁4月19日电(祁增蓓)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实现“零”的突破;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市(州)层面基本覆盖;2023年专利质押融资金额4.6亿元,创历史新高……19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青海省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祁增蓓摄

  据悉,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已累计注册商标7.67万件、授权专利3.51万件,同比增长17.1%、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9件,申请PCT国际专利8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3.7亿元,惠及企业60余家次。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耀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系统创新服务理念、工作举措、保护模式,建立了首个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布了首批专利开放许可清单60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8件、精准管理创新主体推荐34家,并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确定了16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主体。

  “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联合各职能部门制定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协同保护、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刑事保护衔接顺畅。”王耀春说。

  同时,为优化升级知识产权服务,青海省发布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市(州)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并确定30家省级商标品牌指导站,建成青海省商标、地理标志基础信息库。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才旦卓玛介绍,在司法护知识产权方面,青海省各级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执法办案力度不断强化。2022年至2023年,依法新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5件,旧存203件,共计1158件。“我们在加强名优品牌和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大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涉民生领域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主犯适用从业禁止令。”

  此外,依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青海省推进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有效建设了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互享的现代化知识产权诉讼服务体系。(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小知识:为何要赏灯?吃汤圆有啥讲究?

1959年,时任崇基学院院长凌道扬与时任新亚书院院长钱穆等人呼吁在香港成立能用中文授课的大学,次年凌道扬任香港中文大学筹备会主席,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崇基学院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三家始创书院之一。

《安徽长江流域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倡议书》发布

精益求精,也是邹罡对自己和演员们的要求。他说,为了让演员都找到自己的人物故事线,他们多次前往广州起义纪念馆,还翻阅了许多相关历史记载、人物传记等,“每次演出完,我们都会多听听观众及专家的建议,至今已经修改了四五稿。”

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已出口销售

为维护龚某的合法权益,县检察院决定行政、民事执行监督一体推进,行、民纠纷一揽子化解。为此,检察机关一方面与其家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开展心理疏导,鼓励其坚强生活,一方面与县社保局和曾某、王某沟通,督促其克服困难依法履行相应赔付责任。后组织案件当事人、相关单位及人民监督员召开听证会,梳理矛盾纠纷“结点”,商讨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并就因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工伤保险医疗费先行赔付与侵权人赔偿责任竞合的法律问题,向当事人和县社保局阐明法律规定和处理意见。最终,龚某家属认可了工伤先行赔付的标准,同意县社保局3个月内全部给付,并与曾某、王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至此,长达6年的行民交叉执行纠纷终于达成行政、民事“双和解”。2022年1月,曾某、王某赔偿款全部赔付。4月,县社保局医疗费全部支付到位。针对龚某的特殊遭遇,县检察院协助其依法申请司法救助。

选择还是逃离?年轻人的“大厂”之惑

赛事还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拉动效应共达到47.53亿元,占拉动效应总和的36.9%。其中“吃住”为10.7亿元;“行”为19.33亿元;“游”为8.69亿元;“购”为2.81亿元;“娱”为6亿元。

埃及驻华大使访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助推两国联合申遗

塔城市检察院支持巴某甲提起诉讼后,积极与法院对接,协助巴某甲申请免交案件受理费等,促成两院充分运用“支持起诉+庭前调解”的模式速立速审。在庭前调解时,检察官与法官释法说理,巴某乙、巴某丙等人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最终双方就13年的土地承包费的返还、后续土地承包费的领取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2023年2月26日,塔城市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一、巴某乙、巴某丙等人一次性支付巴某甲土地承包费48300元;二、巴某乙、巴某丙等人继续实际经营土地,随行就市每年向巴某甲支付不低于26400元的承包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